聯系我們

手機:15342214292
郵箱:hezi027@qq.com
QQ:3212587206
地址:武漢市東西湖區創谷路20號科創中心22棟
行業資訊 | 工信部等八部門按下儲能高質量發展“快進鍵”
發布時間:2025-02-27 11:35:10人氣:
2025年2月,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、教育部、商務部、市場監管總局、國家知識產權局、國家能源局、國家消防救援局等八部門正式印發《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行動方案》)。
《行動方案》的核心目標是推動新型儲能制造業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方向發展,全面提升產業創新力和綜合競爭力,確保到2027年,我國新型儲能制造業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全鏈條競爭優勢。
儲能技術是現代能源體系的關鍵支撐,對于保障能源安全、促進新能源消納以及推動能源轉型具有重要意義。近年來,隨著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的快速增長,儲能技術的重要性愈發凸顯。據國家能源局數據,截至2024年底,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已達14.1億千瓦。
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,仍面臨技術創新不足、產業鏈協同發展不完善、安全標準體系不健全等問題,亟需通過政策引導和產業升級,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。
針對上述問題,《行動方案》圍繞技術創新、產業集群、智能化轉型、安全體系建設、市場應用拓展等關鍵領域,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目標和政策措施。
(一)技術創新與多元化發展
《行動方案》強調加快新型儲能技術的多元化發展,支持鋰電池、超級電容器、鈉電池、液流電池等多種儲能技術的工程化和應用攻關。同時,適度超前布局氫儲能等超長時儲能技術,鼓勵開發多類型混合儲能技術。這些措施將推動儲能技術從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,滿足不同場景下的儲能需求,提升儲能系統的整體性能和經濟性。
(二)產業集群與區域協同
《行動方案》提出支持長三角、京津冀、粵港澳大灣區、成渝地區等地聚焦新型儲能領域,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。通過產業集群建設,優化資源配置,降低企業運營成本,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合作,形成規模效應和創新優勢。此外,引導儲能電池及關鍵材料企業向資源富集、運輸便利的區域聚集,進一步提升產業的區域集聚效應。
(三)智能化與綠色化轉型
《行動方案》明確推動新型儲能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,加快智能工廠建設,提升儲能產品的智能化水平。同時,研究制定全產業鏈能耗計量和碳排放核算評價規范,推動儲能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。這些措施將加速儲能行業向智能化、綠色化轉型,提升儲能系統的運行效率和環境友好性,為實現“雙碳”目標提供支撐。
(四)安全與標準體系建設
《行動方案》特別強調新型儲能系統的安全性,提出構建本征安全、主動預警、高效防護等多維度安全管理體系,推動儲能電池模塊級精準消防技術的應用。同時,加快建設新型儲能產品溯源管理體系和碳足跡認證體系。這些舉措將顯著提升儲能系統的安全性,增強市場對儲能產品的信任度,為儲能行業的標準化發展奠定基礎。
(五)市場應用拓展
《行動方案》提出面向數據中心、通信基站、工業園區、公路服務區等高用電量場景,推動新型儲能的應用。同時,鼓勵在城鎮供熱、車網互動等領域合理配置新型儲能。這些措施將拓展儲能的應用場景,創造更多市場需求,推動儲能行業從單一的電力輔助服務向多領域綜合應用轉型。













在《行動方案》的推動下,儲能行業將正式按下高質量發展的“快進鍵”。
首先,行業洗牌將進一步加速。短期內,技術創新能力不足、安全標準不達標的企業可能面臨淘汰,而那些掌握高效儲能技術、具備智能化管理水平和高安全性的企業將占據市場優勢。從中長期來看,隨著政策落地和市場機制的完善,低價競爭和無序發展的現象將得到有效遏制,行業秩序將更加規范。
其次,儲能技術將邁向多元化和智能化。在政策引導下,儲能技術將從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,氫儲能、液流電池等新興技術有望獲得更多支持和應用場景。同時,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將提升儲能系統的運行效率和安全性,推動儲能行業向“智能化2.0”時代邁進。
此外,儲能市場應用將實現多點開花,促進商業模式創新。隨著儲能技術的成熟和成本降低,儲能系統將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,如數據中心、通信基站、工業園區等高用電量場景,以及車網互動、虛擬電廠等新模式。這不僅將創造更多市場需求,還將推動儲能商業模式的創新,為儲能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。
《行動方案》的核心目標是推動新型儲能制造業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方向發展,全面提升產業創新力和綜合競爭力,確保到2027年,我國新型儲能制造業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全鏈條競爭優勢。
儲能技術是現代能源體系的關鍵支撐,對于保障能源安全、促進新能源消納以及推動能源轉型具有重要意義。近年來,隨著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的快速增長,儲能技術的重要性愈發凸顯。據國家能源局數據,截至2024年底,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已達14.1億千瓦。
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,仍面臨技術創新不足、產業鏈協同發展不完善、安全標準體系不健全等問題,亟需通過政策引導和產業升級,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。
針對上述問題,《行動方案》圍繞技術創新、產業集群、智能化轉型、安全體系建設、市場應用拓展等關鍵領域,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目標和政策措施。
(一)技術創新與多元化發展
《行動方案》強調加快新型儲能技術的多元化發展,支持鋰電池、超級電容器、鈉電池、液流電池等多種儲能技術的工程化和應用攻關。同時,適度超前布局氫儲能等超長時儲能技術,鼓勵開發多類型混合儲能技術。這些措施將推動儲能技術從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,滿足不同場景下的儲能需求,提升儲能系統的整體性能和經濟性。
(二)產業集群與區域協同
《行動方案》提出支持長三角、京津冀、粵港澳大灣區、成渝地區等地聚焦新型儲能領域,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。通過產業集群建設,優化資源配置,降低企業運營成本,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合作,形成規模效應和創新優勢。此外,引導儲能電池及關鍵材料企業向資源富集、運輸便利的區域聚集,進一步提升產業的區域集聚效應。
(三)智能化與綠色化轉型
《行動方案》明確推動新型儲能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,加快智能工廠建設,提升儲能產品的智能化水平。同時,研究制定全產業鏈能耗計量和碳排放核算評價規范,推動儲能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。這些措施將加速儲能行業向智能化、綠色化轉型,提升儲能系統的運行效率和環境友好性,為實現“雙碳”目標提供支撐。
(四)安全與標準體系建設
《行動方案》特別強調新型儲能系統的安全性,提出構建本征安全、主動預警、高效防護等多維度安全管理體系,推動儲能電池模塊級精準消防技術的應用。同時,加快建設新型儲能產品溯源管理體系和碳足跡認證體系。這些舉措將顯著提升儲能系統的安全性,增強市場對儲能產品的信任度,為儲能行業的標準化發展奠定基礎。
(五)市場應用拓展
《行動方案》提出面向數據中心、通信基站、工業園區、公路服務區等高用電量場景,推動新型儲能的應用。同時,鼓勵在城鎮供熱、車網互動等領域合理配置新型儲能。這些措施將拓展儲能的應用場景,創造更多市場需求,推動儲能行業從單一的電力輔助服務向多領域綜合應用轉型。














在《行動方案》的推動下,儲能行業將正式按下高質量發展的“快進鍵”。
首先,行業洗牌將進一步加速。短期內,技術創新能力不足、安全標準不達標的企業可能面臨淘汰,而那些掌握高效儲能技術、具備智能化管理水平和高安全性的企業將占據市場優勢。從中長期來看,隨著政策落地和市場機制的完善,低價競爭和無序發展的現象將得到有效遏制,行業秩序將更加規范。
其次,儲能技術將邁向多元化和智能化。在政策引導下,儲能技術將從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,氫儲能、液流電池等新興技術有望獲得更多支持和應用場景。同時,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將提升儲能系統的運行效率和安全性,推動儲能行業向“智能化2.0”時代邁進。
此外,儲能市場應用將實現多點開花,促進商業模式創新。隨著儲能技術的成熟和成本降低,儲能系統將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,如數據中心、通信基站、工業園區等高用電量場景,以及車網互動、虛擬電廠等新模式。這不僅將創造更多市場需求,還將推動儲能商業模式的創新,為儲能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