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系我們

手機:15342214292
郵箱:hezi027@qq.com
QQ:3212587206
地址:武漢市東西湖區創谷路20號科創中心22棟
相關文章
- 1【1.9億中標】國網寧夏2025年第三次物資招標采購-中標候選人公示
- 2嚴格落實執行《2025年配網供應商運行績效及工程服務履約評價工作方案》的重要通知~績效評級(A、B、C)
- 3【2.8億中標】南方電網2025年通信類設備材料第一批批次招標-中標候選人公示
- 4【3.8億招標】國網浙江2025年市場化項目第八次物資框架公開招標采購(嘉興)
- 5【3.5億中標】國網江蘇2025年原集體企業第六次物資協議庫存公開招標采購(1)中標候選人公示
- 6【資格預審】國網2026年配網物資招標聯合資格預審提示
- 7【2.2億中標】國網陜西2025年第四次物資集中規模招標采購-中標候選人公示
- 8【11億中標】國網四川2025年原集體企業新增第一次物資公開招標采購-中標候選人公示
- 9【2.1億中標】國網安徽2025年原集體企業第五次物資公開招標采購(四)中標候選人公示
- 10【5.2億招標】內蒙古電力(集團)2025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基建工程應急五批設備材料(第一、二部分)招標采購
電網開啟新一輪大投資時代!國網、南網總投資超1.2萬億!--【赫茲電力】
發布時間:2024-04-22 16:17:05人氣:
在經濟壓力、新能源消納、新型電力系統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之下,電網進入新一輪的大投資時代。
過去兩年在經歷了遍及全國各地的電力短缺問題之后,煤電機組的建設開始駛上了快車道,但與此同時,以風光大基地為代表的新能源建設依然保持著較快的速度。
根據國家能源局信息,2023年,我國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進展順利,截至11月底第一批已建成并網4516萬千瓦,第二批、第三批已核準超過5000萬千瓦,正在陸續開工建設。
由于風光大基地大多位于西部地區,這里遠離經濟發達的負荷集中區域,電力消納能力有限。大量的新能源發電裝機并網,只有依靠特高壓外送才能解決消納問題。因此特高壓建設進入了新的高速發展時期。
早在今年年初,國網就公布了2024年的電網建設規模。根據國家電網的表述,2024年將繼續加大數智化堅強電網的建設,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,推動阿壩至成都東等特高壓工程開工建設。圍繞數字化配電網、新型儲能調節控制、車網互動等應用場景,打造一批數智化堅強電網示范工程,預計電網建設投資總規模將超5000億元。
5000億元的數字雖然龐大,但符合近兩年來國家電網投資的大致規模。2022年國家電網的電網投資額5094億元,首次突破5000億元。而2023年初,國家電網董事長辛保安透露,2023年電網投資將超5200億元,創歷史新高。
除了國家電網,另一大電網集團南方電網也保持著較大的投資規模。2021年,南方電網公司印發《南方電網“十四五”電網發展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提出,“十四五”期間,南方電網公司總體電網建設將規劃投資約6700億元,以加快數字電網建設和現代化電網進程,推動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構建。
在龐大的電網投資中,特高壓投資是毫無疑問的主力。2023年特高壓主網投資大幅度增長,已開工“四直兩交”,是歷史開工線路最多的年份。
除了以特高壓為代表的主干網絡,《關于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》的發布,也標志著配電網投資的加速。
《意見》提出,要在增強保供能力的基礎上,推動配電網在形態上從傳統的“無源”單向輻射網絡向“有源”雙向交互系統轉變,在功能上從單一供配電服務主體向源網荷儲資源高效配置平臺轉變。
到2025年,配電網網架結構更加堅強清晰,供配電能力合理充裕;配電網承載力和靈活性顯著提升,具備5億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、1200萬臺左右充電樁接入能力。
到2030年,基本完成配電網柔性化、智能化、數字化轉型,實現主配微網多級協同、海量資源聚合互動、多元用戶即插即用,有效促進分布式智能電網與大電網融合發展,較好滿足分布式電源、新型儲能及各類新業態發展需求。
過去兩年在經歷了遍及全國各地的電力短缺問題之后,煤電機組的建設開始駛上了快車道,但與此同時,以風光大基地為代表的新能源建設依然保持著較快的速度。

根據國家能源局信息,2023年,我國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進展順利,截至11月底第一批已建成并網4516萬千瓦,第二批、第三批已核準超過5000萬千瓦,正在陸續開工建設。
由于風光大基地大多位于西部地區,這里遠離經濟發達的負荷集中區域,電力消納能力有限。大量的新能源發電裝機并網,只有依靠特高壓外送才能解決消納問題。因此特高壓建設進入了新的高速發展時期。

早在今年年初,國網就公布了2024年的電網建設規模。根據國家電網的表述,2024年將繼續加大數智化堅強電網的建設,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,推動阿壩至成都東等特高壓工程開工建設。圍繞數字化配電網、新型儲能調節控制、車網互動等應用場景,打造一批數智化堅強電網示范工程,預計電網建設投資總規模將超5000億元。
5000億元的數字雖然龐大,但符合近兩年來國家電網投資的大致規模。2022年國家電網的電網投資額5094億元,首次突破5000億元。而2023年初,國家電網董事長辛保安透露,2023年電網投資將超5200億元,創歷史新高。
除了國家電網,另一大電網集團南方電網也保持著較大的投資規模。2021年,南方電網公司印發《南方電網“十四五”電網發展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提出,“十四五”期間,南方電網公司總體電網建設將規劃投資約6700億元,以加快數字電網建設和現代化電網進程,推動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構建。
在龐大的電網投資中,特高壓投資是毫無疑問的主力。2023年特高壓主網投資大幅度增長,已開工“四直兩交”,是歷史開工線路最多的年份。

除了以特高壓為代表的主干網絡,《關于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》的發布,也標志著配電網投資的加速。
《意見》提出,要在增強保供能力的基礎上,推動配電網在形態上從傳統的“無源”單向輻射網絡向“有源”雙向交互系統轉變,在功能上從單一供配電服務主體向源網荷儲資源高效配置平臺轉變。
到2025年,配電網網架結構更加堅強清晰,供配電能力合理充裕;配電網承載力和靈活性顯著提升,具備5億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、1200萬臺左右充電樁接入能力。
到2030年,基本完成配電網柔性化、智能化、數字化轉型,實現主配微網多級協同、海量資源聚合互動、多元用戶即插即用,有效促進分布式智能電網與大電網融合發展,較好滿足分布式電源、新型儲能及各類新業態發展需求。